(本文僅記錄上課大綱與自己記得的片段重點,推薦有興趣的朋友親自來上課才能學到完整的觀念及操作方法)
 
本周重點是底片的濃度(密度)的意義與測量。
 
濃度的測量在風景攝影上是重要的一門課題,它會說明你沖的底片品質是否穩定。測量的電子儀器是底片專用的濃度計,而濃度值在數學上的定義與單位是什麼,並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濃度]
英文是 density,或作密度,底片上曝光量越大、或顯影越久的部分,銀粒子密度越高。應該可以簡單理解成底片的不透光性,因為濃度值越高就越不透光。
 
[片基濃度]
因為底片不是完全透明的,所以測量未曝光的部分即片基濃度。每支底片的片基濃度都不一樣,就算同一支底片也可能會有些微差異。拍灰卡時要蓋上鏡頭蓋拍一格的原因就是為了方便測量片基濃度。
 
另外,通常片基濃度越低的底片反差越高。
 
[淨濃度]
測量到的值減掉片基濃度即淨濃度。
 
[Zone I]
測量 Zone I 的淨濃度值可知底片真實的 ISO 值。因為廠商提供的 ISO 值只能說是參考值,而實際上某些技術上的變因可能會影響底片的 ISO 值,例如鏡頭素質、藥水濃度、搖晃手法。
 
在 Zone System 的標準中,Zone I 的淨濃度為 1.0 時才是正確的 ISO 400。如果自己的 Zone I 未達 0.1,平常拍照時可以用相機修正 ISO 值。像我今天沖的底片中,Zone I 那格的淨濃度只有 0.03,所以 ISO 可以調降 2/3 格,但前提是上段所提到的變因都要控制得一模一樣。
 
[Zone V]
這區就是代表灰卡的顏色,當淨濃度落在 0.6~0.75 之間表示顯影時間為標準顯影時間。如果 Zone V 的淨濃度值偏高,表示標準顯影時間可以減少,反之可增加,這就要自己去試了。
 
[Zone VIII]
這區代表亮位最高極限色調的濃度,會落在 1.15~1.35 之間。
 
[拍灰卡的意義]
我們上課到目前為止共沖了三捲底片,每捲都有 Zone 0 至 Zone X 各一格,以及片基濃度一格,共 12 格。測量並記錄每捲這 12 格的值,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沖片過程是否控制得穩定。所謂「穩定」並非一定是要落在標準值上,因為每個人沖片的習慣和手法都不一樣,只要達到自己個人的穩定狀態即可 (雖然這也要下一番苦功),至於跟標準值的落差可以用 ISO 的修正以及顯影時間的調整來彌補。
 
Max 老師說了一個今天讓我最震驚的故事,就是以前他的老師是怎麼操學生的。他說以前拍他們拍灰卡才不是像我們這樣搞的,而是整捲底片 36 格全部拍 Zone V,一次拍 10 捲,然後拿去沖,沖完測第一格、中間一格、最後一格的濃度,如果不一樣,再回去 10 捲重來。
 
聽完才意識到我真的是在肉肉爬行區打滾啊。
 
[攝影家]
今天介紹兩位攝影家,一位是曾創下攝影作品成交價最高紀錄的杉本博司,另一位是我最喜歡的風景攝影家 Michael Kenna。
 
日本當代藝術攝影家,將哲學思考與攝影做出高層次的結合,許多系列作品如海景、劇院、建築等,不但作品深具美感,也兼具一些特別的創作理念。
 
在 Max 老師的講解之下,我長久以來的疑惑得到了解答,就是為什麼一張看不懂的人會覺得無聊到不行的海景照片可以賣到幾百萬美金。
 
擅以長時間曝光詮釋風景攝影,作品以簡約的構圖呈現超然的氛圍與靜謐感。他跑遍世界各地拍攝作品,卻總能將當地風景的靈魂或文化意象融入畫面當中。
 
之前請朋友從美國幫我帶了兩本他的攝影集回來,剛好有一本就是老師用來講解的這本 "Images of the Seventh Day”,裡面有收錄較多他 2000 年以後的作品,我私心覺得他這個時期的作品比之前的都更精彩。 
 
 
[對暗房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加入土砲黑白暗房研究社分享任何暗房相關的事情!]
arrow
arrow

    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